close

帶孩子外出就餐我的煩惱!

http://www.sina.com.cn 《父母必讀》

  我家兒子3歲了,一到餐館就會給我搗亂、出洋相。他一會兒東張西望,一會兒發出狼一樣“嗷嗷”的叫聲,一逮到機會還要四處遊走一番,但就是不會乖乖地坐下來吃飯,我該怎麼辦?

  3歲的孩子在餐館,表現和成人肯定不一樣,這是因為:

  (1)孩子的經驗少,餐館的環境對孩子來說是極強的新奇刺激。

  (2)無論在哪裡,孩子的行動目的都相對簡單:如果餓了,他就要填飽肚子;如果不餓,他就要玩。成人來餐館,部分目的是吃飯,部分目的是聊天。無論社交目的是主是輔,都會給餐桌禮儀帶來新的要求。也許這些要求在家從來沒有給孩子提過,也不是實現孩子目的所必須的,要想讓孩子遵守自然是不大現實。

  (3)健康的3歲孩子多半好動,能安靜10分鐘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。但是除了吃快餐,有誰能在10分鐘內解決在餐館就餐的問題呢?

  (4)在家裡,孩子往往是備受關注的中心;在餐館,出於社交的需要,父母可能會忽略孩子,孩子也自然會找到他能夠吸引父母關注的辦法。

  (5)出於社交需要去餐館就餐,通常不會考慮孩子是否真的餓了,點的餐也較少考慮孩子的口味,一桌成人認為豐盛的菜餚,能讓孩子感興趣的可能沒兩樣。

  了解了這些原因,會幫助我們有針對性地做點改變:

  (1)日常要立就餐規矩。孩子在餐桌邊的行為,有些是日常習慣的延續。在每日吃飯時養成孩子保持安靜的習慣,不僅能幫你避免在餐廳的尷尬,也有利於今後的入園適應。

  (2)出門前交代好。向孩子解釋清楚現在我們去幹什麼,到了那裡要注意些什麼。雖然你很清楚孩子可能根本記不住也做不到,但要求是必須要提的,次數多了孩子總會有印象。

  (3)帶上孩子喜歡的書本、畫筆或小玩具,讓孩子有事可做。

  (4)點一兩樣或帶上一點兒孩子熟悉並喜歡的食品。並不是所有新東西都會吸引孩子的注意,尤其是食物,出於安全的本能,在陌生的環境中,孩子會更傾向於吃他熟悉的東西。

  (5)主動帶孩子認識餐廳環境。

  帶著3歲的孩子到餐廳就餐,你必須快速填飽自己的肚子,並放棄一部分你的社交時間,你需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,親朋是會理解的。如果是幾家同時帶孩子出門,你們可以輪換著抽出時間照看孩子。當然,選擇有兒童遊樂區的餐廳,也會給你帶來方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ssie 的頭像
    jessie

    jessie的部落格

    jess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